鏞記的甘健成先生,是一位令在下極之敬重的飲食前輩,好幾次見面,都是謙謙有禮,笑容可掬,偶爾說起食材的故事,更是滔滔不絕,學養極深,是一部活字典。
事隔多月,甘先生的公子重新上路,在天后開設了甘飯館,人氣急升下,生意是火熱的,訂位更是必然的動作,難得有食友攪局,當然是不能錯過。
菜單亦同樣由食友預訂,自己樂於坐享其成。
保持著鏞記的傳統,菜未上就先來一碟皮蛋酸薑,好讓客人醒醒胃,皮蛋沒考究是否上環順興行供應,但至少每件都是流心,賣相討好,豐厚潤滑,加上酸薑辛勁平和,可說是絕配。
前菜是脆皮燒腩仔,可能是食次輪的關係,皮開始變韌,咬不開,肉質及香味還是可以的。
也許生煎肝腸此類膽固醇之友的菜色,只會在老式酒家先可以遇上,畢竟甘飯館有著甘老先生的遺風,不少菜色都呈現老一輩對食材的巧妙運用,絕不浪費,只須簡單的煎香兩面,膶香已經透出,粉嫩的質感,用來下酒最好不過。
既然是源自鏞記,甘牌燒鵝當然有提供,有別於坊間的燒鵝,鵝汁是偏多,而皮是不會特別脆,鵝肉蘸點汁吃非常惹味,但鵝肉今次好韌,可能是貨源的問題。
窩貼明蝦靠的是油溫的控制,單看見淡雅的金黃色,已經知道有水準,多士炸得香脆可口,蝦膠緊貼不脫落,證明蝦膠撻出黏性,毫無油〝益〞味,夠乾身,沒多餘油份,值得一試。
紅燒玉蘭只取中段最嫩的位置,找不到不好吃的道理,用冬菇絲、肉絲及甘筍絲炒好埋薄薄一層玻璃芡,平凡但好味。
桂花炒魚肚是功夫菜之一,聽說鏞記傳統是必要學習的其中一道菜,只可惜無緣再問甘先生,由於豆芽水份極高,加上蛋漿及魚肚,火喉的控制及落鑊時間是不能出錯,否則只會炒至一團糟,今次夠乾身,每種食材都吃得出特質,但蛋塊有點老,還是有改進的空間,就只差一步就完全合在下心意了。
山渣咕嚕肉的靈魂個人認為是醬汁的調教,但坊間太多急功近利的廚師,白白浪費了前人的心思,咕嚕肉的脆漿夠薄,吃起來有點脆口,明顯地不是一早炸好一大盤待用,汁是用山渣煮成,酸度恰到好處,平和了油膩的口感,水準高。
老式炆海班也許是炆班翅的變奏,炸過的海班依然皮香肉嫩,加上蒜子及枝竹蘸上芡汁後更加惹味,最好是加碗白飯撈汁。
單尾是鵝汁炒飯,證明前人對食材的物盡其用,鵝油羶香的味道,不單用來撈麵,就連炒飯亦相當吸引,飯粒炒得同樣乾身,粒顆分明又香口,看來師傅對於火喉的掌握有一手,難怪有說是鏞記的老員工,這一注是押對了。
當年傳聞的$200一碗紅豆沙在下吃不起,但甜品送來陳皮紅豆沙煲至〝起沙〞,沒有常踫到過甜的情況,一舀起,散發著淡淡的陳皮幽香,平日多數會放棄的在下,都忍不住吃了個碗底朝天。
味道 : 4 環境 : 3 服務 : 3 衛生 : 4 抵食 : 3 位置 : 3
如果喜歡這篇文章,請在我的專頁上剔"LIKE",當是給我小小的鼓勵吧!謝謝!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philip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